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:加快推进药食同源产业发展

发布时间:2024-03-12 22:06:18 浏览量:3625

易动市县决策网报道

       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对药食同源认可度与支持度不断上升,国家层面屡出利好政策。但我国药食同源产业发展还存在规模总体偏小、全产业链发展不完善,基础研究不足、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彰显不足,产品种类较单一、质量不稳定,标准体系不完善、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,亟需加强药食同源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增值增效、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药食同源产业发展、完善药食同源相关法律法规、强化药食同源市场管理体系建设、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效应等,形成药食同源资源的创新链和产业链,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更大力量。

       随着我国的医学模式逐渐从“治已病”转向“治未病”,药食同源中药在治未病、亚健康调理、健康养生中的作用和价值被挖掘,药食同源产品消费需求持续上涨。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南中医药大学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,中国致公党河南省委会主委司富春说,有平台发布《2022年药食同源传统滋补行业社媒营销报告》,显示2022年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传统滋补细分品类商品交易总额中,药食同源食品类目销售额近26.42亿元,同比增长305%,同时“药食同源”也被列入2023中国食品饮料五大风味趋势之一,具有巨大发展前景。

  

  为此,司富春代表建议:

  一是要加快布局药食同源创新链和产业链发展。重视并加强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发展,以药食同源产业为切入口,出台相关政策,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健康食品企业与品牌,形成一批百亿级别的核心大品种。同时将药食同源产业与生态农业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相结合,延伸产业链价值,深入挖掘创新“药膳文化”,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药膳食品,发展药食同源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体系。

 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促进药食同源产业提质升级。加快构建药食同源食品科技创新体系,支持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、医院合作,聚焦药食两用保健食品、功能食品、休闲食品等领域,针对提高配方科学性、加强工艺稳定性、突出产品实用性、满足需求多样性等,开展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,开发药食同源新产品,研究制定药食同源新规范、新标准。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、省部级药食同源重点实验室,运用现代技术加强药食同源资源及营养功能因子等基础研究、药食同源食品加工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研究,全面提高药食同源食品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。

  三是突出中医特色加强药食同源新产品开发。深入挖掘古代本草所记载的药食同源信息,既为传统非药用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本草学依据,也为药食同源品种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方向。加强基于经典名方的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开发,研发基于中医中药理论的药食同源新产品。加强运用现代科技创新药食同源产品中药炮制工艺和剂型,开发美味与功能兼备、方便携带、易于服用的药食同源新品种。

  四是加快建立药食同源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加快修订和完善《食品安全法》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》等法律法规,制定允许药食同源食品标识的功效作用和适宜人群、不适宜人群、食用方法、食用量、食用禁忌等规范,对药食两用中药进入到食品领域给予更宽松的政策环境。加快建立食疗评价规范。现有的食疗临床研究多按照药物的临床研究规范进行,但食疗具有食物的属性,其偏性小、起效慢、周期长的特性亟须建立符合食疗特性的评价规范体系,促进食疗药膳产业体系化、规范化发展。建立健全药食同源食品生产和流通原材料及辅料质量、设备、工艺流程、产品品质、功能评价方法相关标准的制定,并与国际标准相衔接,为我国药食同源食品行业规范发展、提高产品质量、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。

  五是加快药食同源物质的认定。政府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药食同源食品管理机构,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上,规范药食同源物质认定程序,优化认定流程,最大程度缩短认定周期,保证一些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可食用药物安全、高效的认定,从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。建立药食同源物质功效信息数据库,系统反映药食同源物质研究开发现状,为药食同源物质认定等政策制定、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。

  六是加强药食同源产品品牌培育。立足我国传统文化和饮食习俗,加强药食同源在保健、养生、食疗、食养等方面的科普宣传,讲好药食同源文化故事,培养药食同源新品牌。加强道地药材品牌保护和发展,优化布局药食同源物质生产基地;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以“药食同源”产业为切入口,形成一批百亿级别的核心大品种,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健康食品企业与品牌。支持药食同源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合作协议,积极领导或参与药食两用物品国际标准化建设,提升我国企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市场占有率和国际影响力。


备案号:沪ICP备2024044193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沪网文(2024)2439-150号    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240709    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沪)字第06160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191-838 举报邮箱:dai@yidongjuece.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:010-57279123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
Copyright 2018-2024 www.yidongjuece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