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吉安:曲濑镇的天“濑”之曲

发布时间:2024-03-01 07:01:36 浏览量:4752

易动市县决策网报道 

新年伊始,春山可望。

隐现在吉安市中心城区的吉州区曲濑镇,产业基地热火朝天、圩镇街头热闹非凡、村庄内外喜气洋洋……千万种忙碌,同一种姿态,奔跑逐梦的曲濑镇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
近年来,曲濑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紧扣“提升首位度、争当排头兵,挺起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脊梁”发展定位,聚焦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扬帆奋进,逐浪前行,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。

五色党建坚强有力,五色产业蓬勃发展、百姓幸福生活节节高……喜人景象一幕幕,既跑出“加速度”,更彰显高质量。

952AE6960958E72A602CC30937DA4EFCA1FF473A_size38_w551_h298.jpg

吉安市吉州区曲濑镇瓦桥村

抓牢基层党建,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

“红色堡垒、绿色产业、金色民生、蓝色治理和青色廉洁”这是曲濑镇最闪亮的党建品牌。

近年来,该镇以“五色党建”为引领,谋划“唱响五色曲争当吉先锋”作为“书记领航”项目,大力培育重点产业助推乡村振兴,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,有力改善民生福祉。

走进长明村隆康黑木耳基地,工人正在紧张有序的工作。据悉,该基地现种植黑木耳面积500亩,带动300户以上农户走上食用菌生产经营产业化道路。“在党组织的带领下,我们从刚开始的试种30亩,扩建到现在的500亩。基地还常年容纳200余名贫困户、闲散农户或者残疾人低保户就业,增加农民收入,社会效益显著。”江西隆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邦文如是说。

而这只是该镇探索“支部建在产业上”的一个缩影。

该镇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优势,以党建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,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、互融共促。

——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。按照“哪里有产业,党建就覆盖到哪里”的要求,该镇积极探索“支部建在产业上”党建模式,成立1个公司党支部、选派36名党建联络员,全覆盖帮扶21个产业合作社。推行“党支部+公司(合作社)+农户”发展模式,引导村党支部和党员致富能手创办领办合作社,吸引在外乡贤返乡创业。采取“党建+人才”模式,培养技术能手,壮大“土专家”队伍,培育乡村振兴“排头兵”。

——营造党群协同发展的良好环境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,让广大党员、群众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、受益者。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、资金入股等方式分红得“股金”,合作社常年提供就业岗位,让村民能够在家门口打工挣“薪金”,实现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“双赢”,形成产业有发展、就业有保障、收益可持续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。

新的一年,曲濑镇将实施党建品牌“1+X”领航工程,以“唱响五色曲、争当吉先锋”党建品牌为龙头,不断丰富拓展其内涵和外延,做强“五色产业”、推广“五福临门”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。

02B23E69AC1C7ADC7BA4E5F66EEEEE1A1C96B0FF_size52_w546_h306.jpg

党员志愿者助农采摘木耳

擦亮产业品牌,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

隆冬时节,万禾农业基地农户正在田间地头忙着种植红芽芋,新增的3000亩红芽芋种植基地盛景指日可待。长明村干部孙递裕表示,通过镇政府引进该基地,不仅可以壮大村集体经济,还可以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,让村民实现家门口“增收”。

近年来,曲濑镇紧扣“产业兴镇、产业强村、产业富民”三个重点,围绕“一个主产业、三个产业带、十五分钟产业圈”发展思路,强化耕地保护,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,探索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大户+农户”新路子,推行跨村联建“飞地”抱团发展模式,以黑木耳和辣椒两个千亩基地为依托,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带动群众“家门口”就业,实现稳定增收。目前,全镇“五色产业”已初具规模,“辣椒红、木耳黑、蔬菜绿、大米白、油菜金”的“五彩画卷”正徐徐展开,农业产业实现了“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、从优到强”的转变。

发展“五色产业”,助推乡村振兴。该镇坚持以培育“五色产业”实现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“双赢”。

——实践“飞地抱团”。按照“强村带弱村”“联产业带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依托区域龙头企业,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“跨村”联建,所有村集体发展从“单打独斗”变为“共同发展”。一方面,支持各村以乡村振兴等资金入股获取分红收益;另一方面,引导各村按照“五统一分”的模式,通过认种获取收益。如今,全镇实现了产业发展有市场、生产经营有规模、抵御风险有能力、集体收入有保障。每村获得至少25万元经营性收入,实现富民强村。

——做优特色产业。立足区域农业优势,聚焦“村村都有集体经济产业”目标,围绕“三个产业带”,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蔬菜、苗木种植和肉牛、水产养殖等一批农业产业逐步实现片区化、规模化发展,产业结构更加多元。如今,所有行政村均实现至少有一个产业项目,镇域形成以两个主导产业为龙头,特色产业百花齐放的“2+N”产业发展格局。目前,全域“辣椒红、木耳黑、蔬菜绿、大米白、油菜金”五色产业规模已形成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。

277648325911F20EA23ADA06010919928BECF531_size37_w550_h308.jpg

吉安市吉州区曲濑镇千亩辣椒基地

聚力改善民生,提升高质量发展“软实力”

一座小城的幸福感来自哪里?

对曲濑镇群众来说,幸福感来自一条条新铺的入村柏油路;幸福感来自一盏盏照亮回家的路灯;幸福感来自核心街区立面改造的新面貌……

民心所向是幸福。近年来,该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不断夯实民生基石,纾解民生难题,增进人民福祉,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。

“时隔一年,变化太大了,回家逛街都要导航了。”在杭州做生意的长乐村村民罗先立为家乡的变化竖起大拇指。

百姓的切身感受才是最大的民生。近年来,该镇紧扣“优规划、抓项目、育产业、美环境、强治理”的发展理念,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,深入实践“1156”工作法,优化提升城镇建管水平。道路“白改黑”及拓宽长度25公里,新增太阳能路灯900余盏,核心街区改造2万平方米,改造背街小巷3000平方米……这些蝶变,让乡村更有温度,让生活更有诗意,让人民更加满意,这座小镇展现出了幸福的姿态。

虽正值冬季,但福田村五颜六色的苗圃基地仍春意盎然。湖南媳妇廖赣军正在杜鹃花基地忙碌,她和丈夫周华宇承包的80亩苗圃长势喜人。近年来,福田村的区位优势随着交通的发展日益提升,周华宇的经营思路也在不断拓宽。2012年,他开始从事苗圃种植,通过线下线上销售相结合,生意越做越红火,年销售额达50万元,如今家里盖起了新楼,买了小汽车。从结婚之初向娘家借30只猪崽搞养殖业,到现在承包80亩地搞苗圃种植,勤奋的周华宇夫妇日子一天天变好,成为当地村民的学习榜样。

0B7072E122D3391ED28FFF251B741546201E623F_size44_w552_h367.jpg

新农村建设

把人民的“小事情”放在心上,把人民的“幸福感”扛在肩上。曲濑镇党委、政府始终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,全力推进和改善民生工作,让一个个民生愿景变成民生实景。

新希望播种在广袤田间,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。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深入,曲濑的山野田间正不断凝聚丰收的热望。在新的一年里,一曲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天“濑”之歌越唱越响亮!


备案号:沪ICP备2024044193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919号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:沪网文(2024)2439-150号    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240709    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(沪)字第06160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191-838 举报邮箱:dai@yidongjuece.com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总机:010-57279123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
Copyright 2018-2024 www.yidongjuece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