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动市县决策网报道
今年以来,伊川县以“151”工作举措为统领,紧盯“4+2”重点工作,统筹谋划、系统推进乡村产业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各项工作。
抓基础保障 促产业发展
抓高标建设,夯实产业发展基础。成功申报洛阳市首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22万亩,上级补贴5.7亿元,已下达2.8亿元,今年计划完成12万亩,目前已完成8万亩。结合小米、红薯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,与北大荒、三康、益民、多优等龙头企业合作运营。
抓金融服务,强化产业发展保障。评定信用村256个、占70%,评定信用户3.13万户,累计投放贷款38.43亿元。高标准农田改造中,洛阳市农行在全省率先向伊川发放专项贷款7.7亿元,工行围绕特色产业向职业农民发放贷款3065万元。财险公司针对土地流转、特色产业,开发了地租履约险、预期收益险等新产品,为2600多家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金2.63亿元。
抓技能培训,增强产业发展支撑。依托“1+3+N”三级技能培训服务体系,除家政、月嫂、厨师等常规培训外,重点围绕小米、红薯、牛羊、肉鸡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,培训种养业职业农民;围绕护坡、顶管、叉车等劳务品牌和企业用工,培训技能人才。目前,已培训8000多人次,新增持证人才4000多人。
抓特色产业,促进群众持续增收。围绕“2+2+N”特色产业体系,两大种植业小米、红薯都分别与全国首席科学家合作建立培育、展示、推广基地,每年一次全国性的品鉴大会,汇聚全国领域的科学家、大户、经销商,叫响“伊川小米”“岭上硒薯”品牌。引导本地18个特色种植大户与北大荒合作扩规模,依托5千吨气调库、1万吨恒温库与洛阳农发合作,逐步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集储存、加工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和集散地,延长产业链条、提升附加值。两大养殖业牛羊、肉鸡方面,坚持“龙头企业做两端、农户和合作社做中间”,与立华养殖、中电农创、洛阳农发合作,公司做繁育和育肥销售以及全过程技术服务,农户、合作社主要搞养殖。N是其他的特色产业也都有配套政策措施。一季度,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6元,同比增长8.9%,增速全市第一。
抓“三村”创建 促环境改善
以鸣皋、鸦岭全省首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为契机,以“达标村、示范村、精品村”提升为重点,推进3个精品村和33个示范村建设。以整合、改建、盘活现有场所为主,积极探索“公建民营”“场所换服务”等公益性+市场化运营方式,已建成投用乡里中心284个,占比80%,今年实现全覆盖。利用“五位一体”集中筹资筹劳模式,新建扩建农村道路150公里,目前已完成50公里。深化完善185个村工供排水一体化运营,计划改厕4079户,已完成改厕2658户。新建垃圾中转站8个,运输半径最远不超过3公里。结合“六乱、六清”,在全县各村重点开展清理乱搭乱建、乱堆乱放专项行动。以高山镇为试点,探索开展“空心村”整治,目前已排查整治闲置宅基地226亩,分别用于增减挂钩指标交易、公用设施建设、宅基地补划及“一宅变四园”。
抓“五星”创建 促治理提升
坚持党建引领,不断破解基层治理难题,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创建“五星支部”。坚持“抓两头、带中间”,计划创建“三星”以上村党支部223个,其中“五星”支部11个,通过“成建制派”等方式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22个,“镇选村培”人选入库200名,已发展党员45名。
深化网格管理。全面推广“一网双联多元”乡村治理体系,“一网”即以村为单位划分网格,“双联”即基层党员干部普遍联系群众,“多元”即充分发挥“三自”组织作用,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水平。全县共划分1100多个网格,1.2万多名党员干部加入网格员队伍。
推广积分制管理。制定正负项加减分和底线积分清零的积分制管理细则,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,共同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。
持续开展“三清两建”。围绕6个重点问题村和15个一般问题村,近两个月来,坚持大员上阵、群众参与、深挖细查、降维打击,已收回集体土地920亩,化解矛盾130起,行政拘留12人,刑事打击“村痞村霸”3人。清收回来的资产,经过“四议两公开”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公开交易,累计成交额6300万元,有效壮大了集体收入,全县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58个。